【成語意思】:暴虎馮河:空手搏虎,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成語來源】:《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以及《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成語拼音】:bào hǔ píng hé
【成語聲母】:BHPH
【成語年代】:先秦成語
【用法分析】:暴虎馮河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常用來形容冒險行為。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通常帶有貶義,強調缺乏智慧的勇敢。
【暴虎馮河的近義詞】:有勇無謀、貿然行事、匹夫之勇
【暴虎馮河的反義詞】:謹言慎行、深謀遠慮、審時度勢
【成語例子】:他那種暴虎馮河的蠻干作風,注定難成大事。(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
【成語接龍】:
暴虎馮河 → 河東獅吼 → 吼天吼地 → 地久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 → 就事論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股懸梁 → 梁上君子 → 子虛烏有 → 有口皆碑 → 碑林墨海 → 海闊天空 → 空前絕后 → 后來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顰學步 → 步步為營 → 營營逐逐 → 逐鹿中原 → 原形畢露 → 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