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倒三顛四: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成語來源】: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顛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成語拼音】:dǎo sān diān sì
【成語聲母】:DSDS
【成語年代】:明代成語
【用法分析】:倒三顛四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描述人說話或做事的混亂狀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倒三顛四的近義詞】:顛三倒四、語無倫次、亂七八糟
【倒三顛四的反義詞】: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成語例子】:他喝得爛醉如泥,講話時常常是倒三顛四的,讓人聽不懂。
【成語接龍】:
倒三顛四 → 四海為家 → 家散人亡 → 亡國滅種 → 種學織文 → 文人雅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云駕霧 → 霧慘云愁 → 愁云慘霧 → 霧閣云窗 → 窗明幾凈 → 凈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