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百足之蟲,斷而不蹶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成語來源】:唐·馬總《意林》卷一:“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成語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成語聲母】:BZZCDBJ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百足之蟲,斷而不蹶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常用于描述頑強的勢力或不易被消滅的現象。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的近義詞】: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的反義詞】:生龍活虎
【成語例子】:面對反動勢力,我們必須保持警惕,正如成語所說,百足之蟲,斷而不蹶,切不可掉以輕心。
【成語接龍】: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 蹶天動地 → 地久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 → 就事論事 → 事半功倍 → 倍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