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鮑魚之次: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
【成語來源】:出自《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
【成語拼音】:bào yú zhī cì
【成語聲母】:BYZC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鮑魚之次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鮑魚之次的近義詞】:鮑魚之肆
【鮑魚之次的反義詞】:君子之交
【成語例子】:與小人交往,猶如身處鮑魚之次,久而久之,必然受到其影響。(引自《大戴禮記》)
【成語接龍】:
鮑魚之次 → 次第花開 → 開門見山 → 山明水秀 → 秀外慧中 → 中流砥柱 → 柱石之堅 → 堅如磐石 → 石破天驚 → 驚天動地 → 地久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