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背義負恩:指背棄道義,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德。
【成語來源】:出自《舊唐書·喬琳傳》:“上以其累經(jīng)重任,頓虧臣節(jié),自受逆命,頗聞譏諧悖慢之言,背義負恩,固不可舍,命斬之。”
【成語拼音】:bèi yù fù ēn
【成語聲母】:BYFE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背義負恩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常用于描述不記恩德的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形容對他人恩德的忘卻和背叛。
【背義負恩的近義詞】:背恩忘義、忘恩負義
【背義負恩的反義詞】:知恩必報、以德報怨
【成語例子】:在歷史上,有些人因背義負恩而遭到懲罰,成為后人的警示。
【成語接龍】:
背義負恩 → 恩將仇報 → 報本反始 → 始料未及 → 及瓜而代 → 代馬依風 → 風流自賞 → 賞高罰下 → 下井投石 → 石枯松老 → 老牛破車 → 車擊舟連 → 連三接五 → 五迷三道 → 道聽涂說 → 說是道非 → 非我族類 → 類聚群分 → 分釵斷帶 → 帶減腰圍 → 圍城打援 → 援筆成章 → 章甫薦履 → 履薄臨深 → 深藏簡出 → 出丑放乖 → 乖唇蜜舌 → 舌戰(zhàn)群儒 → 儒家經(jīng)書 → 書香門第 → 第一夫人 → 人妖顛倒 → 倒懸之急 → 急于事功 → 功成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