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半間不界:比喻膚淺、不深刻,或做事不徹底。
【成語來源】: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二九》:“便是世間有這一般半間不界底人,無見識,不顧理之是非一味漫人。”
【成語拼音】:bàn gān bù gà
【成語聲母】:BGBG
【成語年代】:宋代成語
【用法分析】:半間不界作謂語、定語;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認知不明確、不徹底。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半間不界的近義詞】:半間半界、不三不四
【半間不界的反義詞】:深入透徹、徹底明確
【成語例子】:在討論中,他的觀點總是半間不界,無法給出明確的。
【成語接龍】:
半間不界 → 界限分明 → 明察秋毫 → 毫不猶豫 → 豫章故郡 → 郡縣制 → 制勝法寶 → 寶刀未老 → 老當益壯 → 壯志凌云 → 云淡風輕 → 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