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悲天憫人:哀嘆時事的艱難,憐惜人民的痛苦。
【成語來源】:唐·韓愈《爭臣論》:“彼二圣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p>
【成語拼音】:bēi tiān mǐn rén
【成語聲母】:BTMR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悲天憫人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形容對社會腐敗和人民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悲天憫人的近義詞】:愁腸百結、憂心忡忡
【悲天憫人的反義詞】:隨遇而安、自得其樂
【成語例子】:君生平絕口弗談政治,獨其悲天憫人之懷,流露于不自覺,有如此者。(柳亞子《燕子龕遺詩序》)
【成語接龍】:
悲天憫人 → 人心惶惶 → 惶惶不可終日 → 日久見人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無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 → 倍受矚目 → 目無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