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案無留牘:桌案上沒有積壓的公文。形容辦理公務干練、及時。
【成語來源】:清·朱彝遵《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國奢示之以儉,事煩行之以簡,月要歲會,久而案無留牘。”
【成語拼音】:àn wú liú dú
【成語聲母】:AWLD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用法分析】:案無留牘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褒義成語
【案無留牘的近義詞】:高效處理、迅速決斷
【案無留牘的反義詞】:拖延、積壓
【成語例子】:一應公事,張令都聽他決斷。真是案無留牘,獄無冤刑,民心大悅。(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
【成語接龍】:
案無留牘 → 牘背千金 → 金石為開 → 開門見山 → 山明水秀 → 秀外慧中 → 中流砥柱 → 柱石之堅 → 堅如磐石 → 石破天驚 → 驚天動地 → 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