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病在膏肓:比喻病情沉重,已到無藥可救的地步;后用來形容事情已到無法挽回的程度。
【成語來源】: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成語拼音】:bìng zài gāo huāng
【成語聲母】:BZG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病在膏肓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病在膏肓的近義詞】: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病在膏肓的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成語例子】:便遇秦和醫(yī)國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明·邵璨《香囊記》)
【成語接龍】:
病在膏肓 → 膓肓之疾 → 疾風知勁草 → 草木皆兵 → 兵不血刃 → 刃迎頭痛擊 → 擊鼓鳴金 → 金石為開 → 開門見山 → 山明水秀 → 秀外慧中 → 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