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詞窮理盡:指再也找不到理由,無話可說。
【成語來源】:唐·崔致遠《蕭遘相公書》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箋毫,始知調急聲哀,唯愧詞窮理盡。”
【成語拼音】:cí qióng lǐ jìn
【成語聲母】:CQLJ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詞窮理盡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形容在辯論或討論中無話可說的狀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詞窮理盡的近義詞】:理屈詞窮、辭窮理極
【詞窮理盡的反義詞】:理直氣壯、據理力爭
【成語例子】:臣子之義,身非己有,詞窮理盡,不敢求去。(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札子》之二)
【成語接龍】:
詞窮理盡 → 盡善盡美 → 美不勝收 → 收獲頗豐 → 豐功偉績 → 績效卓著 → 著作等身 → 身心俱疲 → 疲于奔命 → 命途多舛 → 舛訛百出 → 出類拔萃 → 萃英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