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剝床及膚:原指損害及于肌膚,后形容迫切的災害或深切的痛苦。
【成語來源】:《周易·剝》:“剝床以膚,兇。”;宋·陳亮《義烏縣減酒額記》:“剝床及膚,其憂豈不在民乎!”
【成語拼音】:bō chuáng jí fū
【成語聲母】:BCJF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剝床及膚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常用于形容深重的災害或痛苦。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剝床及膚的近義詞】:剝床以膚
【剝床及膚的反義詞】:安然無恙
【成語例子】:在戰亂頻繁的年代,民眾的生活如同剝床及膚,痛苦不堪。
【成語接龍】:
剝床及膚 → 膚淺之見 → 見義勇為 → 為所欲為 → 為非作歹 → 歹徒橫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人心肺 → 肺腑之言 → 言過其實 → 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