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垂拱而治:指統治者不費力氣就能使國家或地方安定、治理有道,形容無為而治的理想狀態。
【成語來源】:周《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成語拼音】:chuí gǒng ér zhì
【成語聲母】:CGEZ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垂拱而治作謂語、定語;常用于書面語,形容統治者的治理方式。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褒義成語,贊美統治者的治理智慧和能力。
【垂拱而治的近義詞】:無為而治、安之若素
【垂拱而治的反義詞】:勞心費力、治亂之道
【成語例子】: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成語接龍】:
垂拱而治 → 治國安民 → 民心所向 → 向陽而生 → 生龍活虎 → 虎頭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輕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事實 → 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