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跋扈飛揚(yáng):指驕橫放肆,態(tài)度蠻橫不受約束。
【成語來源】:宋·王安石《辭拜相表》:“百姓以安平無事之時,而未免流離餓莩;四夷以衰弱僅存之勢,而猶能跋扈飛揚(yáng)。”
【成語拼音】:bá hù fēi yáng
【成語聲母】:BHFY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跋扈飛揚(yáng)作謂語、定語、賓語;常用于形容人態(tài)度傲慢。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跋扈飛揚(yáng)的近義詞】:飛揚(yáng)跋扈、橫行霸道
【跋扈飛揚(yáng)的反義詞】:平易近人
【成語例子】:縱容軍人,使他們跋扈飛揚(yáng)、橫暴無恥的,不正是日本資本家嗎?(郭沫若《歸去來·到浦東去來》)
【成語接龍】:
跋扈飛揚(yáng) → 揚(yáng)眉吐氣 → 氣宇軒昂 → 昂首闊步 → 步步高升 → 升堂入室 → 室如懸磬 → 磬音清越 → 越俎代庖 → 庖丁解牛 → 牛鬼蛇神 → 神采飛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