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hài rén tīng wén,意思是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害怕,通常用來形容一些怪誕或兇殘的事情。這個成語的構詞方式為兼語式,可以在句中作謂語或定語,含有貶義。
成語來源
“駭人聽聞”最早出自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原文提到某地的交易場所,形容其氣勢磅礴,令人震驚。后人將這一表達引申為描述那些令人震驚的事件或消息。
近義詞與用法
“駭人聽聞”的近義詞包括“聳人聽聞”和“危言聳聽”。不過,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 駭人聽聞:指的是確實存在的、令人震驚的壞事或怪事。
- 聳人聽聞:則多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感到震驚,強調的是說話者的主觀意圖。
例如,描述一起兇殺案時,可以說“這起兇殺案的細節真是駭人聽聞”,而如果是媒體夸大某事件的嚴重性,則可以說“這則報道顯得聳人聽聞”。
“駭人聽聞”用于形容那些真實存在且令人震驚的事件,常常帶有負面情感,提醒人們對社會上發生的惡劣現象保持警惕。
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的區別
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是兩個常用的漢語成語,雖然它們的發音相似,但在含義和用法上有明顯的區別。
含義上的區別
- 駭人聽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某些事情極其可怕,令人震驚,通常用于描述真實存在的、令人恐懼的事件或事實。例如,社會上發生的兇殺案、自然災害等都可以用“駭人聽聞”來形容,因為這些事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震撼性和恐怖感。
- 聳人聽聞:與之相對,“聳人聽聞”則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感到震驚。它強調的是說話者的夸張和制造轟動的意圖,所描述的事件不一定真實,甚至可能是虛構的。例如,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報道的事件就可以稱為“聳人聽聞”。
用法上的區別
- 駭人聽聞:通常用作謂語或定語,強調事件本身的性質。例如,“這起兇殺案的細節真是駭人聽聞”,這里強調的是案件的殘忍和令人震驚的細節。
- 聳人聽聞:更多地用于描述說話人的言語或行為,強調其夸大或捏造事實的意圖。例如,“這則新聞報道顯得聳人聽聞,但實際上只是輕微的事故”,這里強調的是報道的夸張性。
“駭人聽聞”側重于描述真實存在的、令人震驚的事件,而“聳人聽聞”則側重于描述夸大或捏造事實的行為。在使用時,需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選擇合適的成語,以準確傳達所要表達的意思。
駭人聽聞的下一句是什么
“駭人聽聞”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些事情令人震驚、恐懼,尤其是指那些不尋常或極端的事件。這個成語本身并沒有固定的“下一句”,因為它通常用作句子的一個部分,來描述某個具體的情境或事件。
在使用時,可以根據上下文來構造完整的句子。例如:
- 這起兇殺案的細節真是駭人聽聞,整個社區都籠罩在恐慌之中。
- 最近發生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駭人聽聞,許多人失去了家園。
具體的“下一句”會根據你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