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公費師范生
關于西南大學的公費師范生政策,以下是一些關鍵信息:
1. 報考條件:
- 西南大學本科畢業的公費師范生。
- 畢業后到中小學任教滿一學期,并經任教學校考核合格。
- 按《師范生免費教育協議》或《師范生公費教育協議》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且工作年限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
2. 報名及提交申請材料:
- 網上報名時申請類型必須選擇公費(免費)師范生,報名考試點和招生單位均選擇西南大學,學習形式選擇非全日制,專業選擇本章程所列招生專業。
- 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西南大學公費(免費)師范畢業生免試攻讀非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申請表》、任教工作總結及研究計劃報告、本科學習成績單及在大學學習期間和工作期間獲得的各類獲獎證書和發表的學術論文復印件等。
3. 資格審查、復試及錄取:
- 學校各招生單位考生網上填報的報名信息、提交的書面申請材料,對考生進行報考資格審核并進行復試,復試形式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確定。
- 學校考生所任教學校的考核結果、本科學習成績和復試綜合表現等情況研究確定錄取名單。
4. 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 公費師范畢業生攻讀非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學制3年,學習年限一般為3-5年,實行學分制。
- 課程學習主要通過遠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進行。
5. 學位授予:
- 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規定課程學分,完成必修環節,通過論文答辯,授予非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并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6. 學費及其他:
- 公費師范畢業生攻讀非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標準為第一年和第二年8000元/年,第三年4000元/年。
- 就讀期間不轉任何關系,學習結束后仍在原單位任教。
以上信息提供了西南大學公費師范生的相關政策和條件,供參考。
張雪峰不建議免費師范生
張雪峰對于免費師范生的觀點并不是完全否定,而是從多個角度提出了一些需要考慮的因素。他提到,免費師范生在就業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包括地區和崗位的限制性、崗位的競爭激烈以及職業發展空間有限。具體來說:
1. 地區和崗位的限制性:免費師范生大多需要在一定期限內服務于特定地區或學校,這種限制往往讓學生在選擇就業時失去了靈活性。
2. 崗位的競爭激烈:隨著師范類專業的逐年增多,免費師范生的就業崗位并非完全“穩妥”。
3. 職業發展空間有限:對于很多人來說,教師行業是一個穩定且具有責任感的職業,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職業發展空間或深造機會,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張雪峰也提到,免費師范生享受國家提供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補貼等優惠政策,但畢業后需要按照協議到指定地區(通常是農村或偏遠地區)的中小學任教一定年限。這一政策旨在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質量。
張雪峰并不是不建議免費師范生,而是建議考生在選擇時要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和個人興趣,以及上述提到的各種因素。
公費師范生入編太難了
關于公費師范生入編的問題,最新的政策和結果,可以提供以下信息:
1. 國家政策支持:國家對公費師范生的培養有明確的目標和政策保障。2024年,教育部出臺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本研銜接師范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師范生的培養模式將進一步優化,重點放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和支持基層教育。
2. 定向就業與服務期:公費師范生畢業后需按照協議到指定地區的學校任教,尤其是中西部及農村地區,服務期為6年。在完成服務期后,是否能轉正為正式教師,依賴于地區和學校的編制情況。
3. 入編難度:盡管國家對公費師范生的培養有政策保障,但由于地方編制的緊張,部分地區的教師崗位仍然有限。盡管大部分公費師范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進入指定學校任教,但能否“入編”并成為正式教師,仍然受到地區性因素的影響。
4. 教育部通知:教育部強調,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保障符合就業條件的公費師范生有編有崗,全部落實學校,嚴禁“有編不補”。2024年5月底前,確保90%的公費師范生通過雙向選擇落實任教學校。
5. 政策落實:為確保公費師范生就業政策落到實處,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部屬師范大學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各地各校要切實制定教師引進的激勵措施,完善待遇保障,吸引公費師范生回省任教、終身從教。
雖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國家和教育部正通過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保障公費師范生的就業和入編問題,以確保他們能夠順利進入教育行業并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