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體檢哪些項目
教師資格認定體檢項目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內科、外科、眼科、五官科:這些是基礎的臨床檢查項目,用于評估申請者的基本健康狀況。
2. 測血壓:用于評估心血管健康狀況。
3. 心電圖:檢查心臟的電生理活動,評估心臟功能。
4. 肝功能:通過血液檢查來評估肝臟健康狀況。
5. 血糖:檢查血糖水平,評估糖尿病風險。
6. 腎功能:通過血液和尿液檢查來評估腎臟功能。
7. B超:超聲波檢查,常用于檢查內臟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8. 胸片:X光檢查,用于檢查胸部器官,如心臟和肺部。
9. 尿常規:檢查尿液中的各種成分,評估腎臟和泌尿系統健康。
10. 血常規:通過血液檢查來評估整體健康狀況,包括血紅蛋白水平、紅細胞計數等。
以上項目是教師資格認定體檢中常見的檢查項目,具體的體檢項目可能會建議申請者關注當地教育部門發布的最新通知。
教師入職體檢十大不合格
教師入職體檢不合格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十大項目:
1. 肺切除超過一葉、肺不張一葉以上者。
2. 患類風濕病影響肢體功能者;患慢性骨髓炎者。
3. 患麻風病者;患性病者。
4. 患青光眼及視網膜、視神經疾病(陳舊性或穩定性眼底病除外)者;色盲、色弱,申請幼兒園教師或特殊教育教師資格者。
5. 兩眼矯正視力之和低于5.0者。
6. 兩耳聽力均低于2米者。
7. 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正常運用者;兩下肢不等長超過5厘米/脊柱側彎超過4厘米,肌力二級以下者;顯著胸廓畸形者。
8. 患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者。
9. 患各種惡性腫瘤、各種結締組織疾病(膠原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者。
10. 患各種腎臟疾病伴腎功能不全者。
以上列出的是教師入職體檢中常見的不合格項目,具體標準可能會教師資格證體檢有明確的流程和標準,需要申請人在指定的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體檢項目包括但不限于身高體重、矯正視力、聽力、血壓心跳、血常規、胸片、男女外科等。體檢要求在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進行,體檢費用不高,大部分地區在100-200元之間。體檢完成后,需要醫生在《體檢表》上簽字,并加蓋醫院公章。體檢表上的結論應明確填寫“合格”或“不合格”。這些流程和要求表明,教師資格證體檢是一個正式且必要的步驟,旨在確保教師資格申請者具備相應的健康條件,以履行教師職責。教師資格證體檢是一個嚴肅的過程,并非簡單的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