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壁歸趙講的是誰的故事
“完璧歸趙”講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大臣藺相如的故事。當時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珍貴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得知后,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王擔心秦王不守信用,但又不敢拒絕,于是藺相如自告奮勇,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在秦國,藺相如憑借智慧和勇氣,最終使和氏璧完好無損地歸還趙國,因此留下了“完璧歸趙”的典故。這個故事體現了藺相如的智勇雙全和對國家利益的忠誠。
完璧歸趙講述了什么故事
完璧歸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著名故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趙國得到了一塊珍貴的玉璧,名為和氏璧。秦昭襄王得知后,提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這塊玉璧。趙王對此感到十分為難,因為秦國歷來不講信義,趙國擔心會被騙,但又不敢直接拒絕秦國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趙國的大臣藺相如自告奮勇,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在秦國的表現非常機智和勇敢。他首先將和氏璧獻給秦王,但秦王對和氏璧贊不絕口,卻絕口不提城池之事。藺相如看出秦王并無誠意,于是借口和氏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趁機拿回了和氏璧。他威脅秦王說,如果秦王不交出城池,他寧愿將和氏璧和自己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王無奈,只好答應齋戒五天,再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來交換和氏璧。
藺相如趁機派人將和氏璧偷偷送回趙國。五天后,秦王在朝廷上舉行儀式,準備接收和氏璧,藺相如才告訴秦王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秦王雖然憤怒,但最終沒有對藺相如采取任何行動,因為殺了他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落下惡名。藺相如因此能夠安全返回趙國,和氏璧也完好無損地回到了趙國。
這個故事體現了藺相如的智慧、勇氣和對國家的忠誠。他不僅保全了趙國的國寶,也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和利益。成語“完璧歸趙”后來被用來比喻把原物完好無損地歸還給原主。
完璧歸趙的主人公是誰
完璧歸趙的主人公是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