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律師可以成為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嗎
設立合伙律師事務所必須有三名以上合伙人,且設立人應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這表明,普通的合伙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應具備律師身份及相應的執業經歷。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非律師身份的人員仍有可能成為合伙人。例如,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C證的人員,在符合一定條件(如執業地點、執業年限、行業懲戒記錄等)的前提下,有可能成為合伙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但這類情況受到嚴格限制,并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 。
允許律師行業以外的其他專業人士成為合伙人,包括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造價工程師等非法律專業人員,但其出資份額和人數比例不得超過25%,不得擔任律師事務所負責人 。這一政策的實施旨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律師行業的發展,并與國際接軌 。
非律師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成為合伙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但在滿足特定條件和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仍有可能實現。如需更詳細的信息或針對具體情況的咨詢,請務必尋求專業法律人士的幫助 。
律師先收費還是先辦事
律師收費的方式可能因國家、地區、律師事務所以及具體案件的性質而有所不同。通常,律師和客戶之間會簽訂一份服務合同,合同中會明確律師服務的費用、支付方式和時間等條款。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收費方式:
1. 預付費:在某些情況下,律師可能會要求客戶在服務開始前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費用,以確保服務的順利進行。
2. 按小時收費:律師可能會按照他們為案件工作的時間來收費,這種情況下,客戶通常在服務完成后支付費用。
3. 固定費用:對于一些標準化的法律服務,律師可能會收取固定費用。
4. 風險代理:在某些案件中,律師可能會同意在客戶勝訴或獲得賠償后再收費,這種收費方式通常被稱為“風險代理”。
5. 分期付款:客戶可能會與律師協商,將費用分期支付。
6. 其他方式:律師和客戶之間可能還會客戶在接受律師服務之前,應該清楚了解所有相關的費用和支付條款,以避免后續的誤解或糾紛。如果有疑問,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
律師能否成為公司股東
律師是可以成為公司股東的。現行有效的法律并沒有對律師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作出限制。例如,律師事務所不得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但并沒有限制律師個人。2009年頒布的《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中也沒有對律師個人成為公司股東進行限制。
律師在擔任公司股東的還需要注意避免利益沖突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特別是專職律師在執業期間應當保持專職執業的狀態,通常不能成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除非是兼職律師或者在特定情況下有例外。
總的來說,律師可以成為公司股東,但是否能夠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董監高職務,則需要建議咨詢專業律師以獲得更準確的指導。